工作动态
2023年09月08日
视频来源:北京生态环境公众号
9月6日,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环境服务领域的重要活动,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本年度论坛邀请了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柏林、巴黎、瑞士、东京、首尔等国际机构和国际大都市,天津、香港等国内城市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还有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代表。围绕着“创新引领降碳减污”主题,交流分享、深入探讨国际大都市空气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探寻碳中和愿景下国际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论坛由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组成,一是更关注“创新”,各方重点探讨在城市层面如何通过政策、机制、技术创新,进一步支持清洁空气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二是更聚焦“协同”,包括协同治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此外,在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也成为了国际大都市共同关心的问题。
6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绪祥先生、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田为勇先生、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先生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先生通过视频致辞。
在主旨发言及交流环节,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先生,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创始主席迈克·沃什(Michael Walsh)先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一级巡视员李晓华女士,“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C40城市气候解决方案与网络全球董事卡西·萨瑟兰(Cassie Sutherland)女士,能源基金会中国区总裁邹骥先生分享了在国际、国内等多个层面,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工具、行动、成效和路径规划。
在论坛上,谈绪祥副市长表示,希望深化国际合作,分享北京治理经验,提供借鉴,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部核安全总工程师田为勇期许,北京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之策,继续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有益的地方经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特别指出,北京为改善空气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努力、成效显著。2022北京冬奥会,通过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在各方支持参与下,实现了碳中和,示范效应显著。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工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先生赞赏中国的“双碳”行动,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期待北京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9月5日,分论坛1服务于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邀请了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清华大学、墨西哥城环保局、香港环保署等专家代表,以及京津冀鲁豫五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交流分享VOCs监测评价与治理技术、管理措施和成功经验。
6日上午,分论坛2重点关注城市货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低排区、电动化等措施,邀请了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尔市气候环境本部、柏林市参议院交通气候与环境部的专家代表,交流分享移动源污染治理措施和经验。
6日下午,分论坛3聚焦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邀请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加州自然资源局、丹麦环保署、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专家代表,探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措施、案例与成效。
多位与会的国际专家表示,作为论坛的参与者,目睹了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见证了北京在大气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行动和坚定决心,北京实践成效显著,令人敬佩。
从2017年首届论坛开幕至今,通过每年主办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北京市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搭建了与联合国环境署等政府间国际机构、外国政府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友好城市和非政府组织的多边交流平台。
内容来自“北京生态环境”,图片来自会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