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博文

迈向国七:轻型车减排潜力还有多大?

作者:崔洪阳 2025年07月17日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全球气候治理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坚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全球绿色竞争中把握主动权、构筑产业长期优势的关键选择。

交通运输作为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绿色转型成效将直接影响“双碳”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进程,国七排放标准作为推动轻重型车辆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将在未来十年发挥关键作用。

在此背景下,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发布上、下两篇“迈向国七”主题文章,分别针对轻型车和重型车探讨2025-2035年的减排路径和潜力,以期为国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针对轻型车的市场发展趋势,ICCT的研究分析显示: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有望达到90%、到2035年进一步提升至100%;中国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有望在2030年达到68%、到2035年进一步提升至90%

基于此,我们认为轻型车有潜力在国七阶段达到以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 乘用车新车车队平均排放目标(包含电耗折算):2030年为65克CO2e/公里,2035年为43克CO2e/公里;

  • 轻型商用车新车车队平均排放目标(包含电耗折算):2030年为97克CO2e/公里,2035年为70克CO2e/公里。

 

乘用车:新能源汽车迈入“主流消费”时代,2035年渗透率向100%冲刺

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年销量从2015年的19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1075万辆,中国乘用车年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也从2015年0.9%增长至2024年的47%

罗杰斯在《创新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一书中提出了新技术推广所普遍遵循的S型曲线——新技术总是被由创新用户群体率先采用,逐步向主流消费群体普及和扩散(见图1)。广播、电视、电脑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已经多次证明该理论的科学性,电动汽车领先市场的实践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也将遵循S型曲线的发展轨迹。

图1. 新技术推广所遵循的S型曲线示意图

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达到47%,正处于S型曲线上从“早期大众消费者”向“晚期大众消费者”跨越的市场份额加速跃升期。综合乘用车的市场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成本经济性、政策推力、国际先进经验等多维度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有望在2025年首次突破50%后先加速跃升然后平稳增长,经过五年时间到2030年达到90%,到2035年达到100%(见图2)。

图2. ICCT关于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的预测结果

关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纯电动汽车(B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比例关系,我们的判断是当前高PHEV占比的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到2030年将继续保持在40%左右;之后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效益、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以及相关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BEV相较于PHEV的竞争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PHEV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的占比将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降至10%左右。

 

轻型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主流市场,有望复制乘用车转型路径

中国的轻型商用车可以细分为九个子类(见图3),其中普通货车、城市物流车和皮卡是主体,分别占2024年中国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的43%、25%和20%。过去几年间,中国轻型商用车的电动化转型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中国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为22%,基于S型曲线,已经进入主流市场阶段,具体来看:

  • 2024年城市物流车的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高达62%

  • 普通货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从2020年的0.2%增长之2024年的7%

  • 皮卡从2020年的0.1%增长至2024年的3%。特别在2025年1-5月,皮卡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大幅提升至13%

图3. 轻型商用车的分类方法

我们结合市场发展趋势、车辆使用场景和用户特征、政策推力、经济可行性等关键因素,对九个子类的电动化转型进程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销量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2025-2035年间中国轻型商用车整体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未来十年中国轻型商用车将继续保持良好的电动化转型势头,到2030年有望达到68%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到2035年进一步提升至90%,该曲线形态也符合新技术进入市场所遵循的S型曲线。与乘用车不同,中国的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中PHEV的占比微乎其微,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几乎等同于BEV的销量占比。

图4. ICCT关于中国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的预测结果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电动化转型与能效技术进步双轮驱动创机遇

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和未来油耗、电耗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下,中国乘用车新车车队平均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含电耗折算)有潜力在2030年达到65克CO2e/公里,在2035年达到43克CO2e/公里,分别在2020年的基础上降低59%73%

图5. ICCT关于乘用车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分析结果

轻型商用车:同理,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和油耗、电耗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下,中国轻型商用车新车车队平均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含电耗折算)有潜力在2030年达到97克CO2e/公里,在2035年达到70克CO2e/公里,分别在2020年的基础上降低49%63%

图6. ICCT关于轻型商用车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分析结果

 

结语:宜将剩勇扩优势,莫学兔眠等慢龟

当前,欧盟和美国都正以机动车排放标准为关键抓手推进交通运输部门的减污降碳协同,欧盟的CO2排放标准要求轻型车到2035年实现100%零排放转型,而美国的四阶段排放标准预计也将驱动实现2032年68%-72%的电动化率。尽管近期欧美的相关标准法规出现了一定的“松动”迹象,但这些调整并未实质性改变其中长期减排目标,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依然不可逆转。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无论从减污降碳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中国都有必要坚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并利用好未来十年的关键窗口期,加速推进轻型车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将近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贵优势,真正转化为减污降碳协同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胜势。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有机会通过制定和实施先进的国七排放标准,构建起一套全球领先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不仅为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也将为全球不同发展阶段的汽车市场提供可借鉴的转型范式,助力全球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标准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