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作者:褚一丹
2025年07月22日
2024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总量和市场渗透率继续增长。其注册量从2023年的约33.3万辆增加到2024年的54.6万辆,增长了64%。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也从2023年的11.3%上升到19%(图1)。
2024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继续集中在前20个领先城市。具体而言,深圳、广州、成都、北京、郑州和其他15个城市以最高的新车注册数量引领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这20个领先城市占该年度全国新能源商用车总销量的50%,而2023年的20个领先城市的这一占比为55%。这意味着中国有更多的城市正在部署新能源商用车。
图1. 2023年和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新车注册量前20城市
2024年,轻型车在新能源商用车新车注册量中占比最大,为56%(图2)。但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注册量增长率远高于轻型新能源商用车。2024年,轻型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注册量分别为30.6万辆和24万辆,与2023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0%和109%。从2023年到2024年,轻型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也有所增加,前者从14.2%增长到22.2%,后者从8.2%增长到16.1%。
图2. 2023年和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新车注册量及市场渗透率(按重量级别划分)
注:轻卡指轻型货车;小型重卡指车辆总质量在3.5-4.5吨的重型货车;中型重卡指车辆总质量在4.5-12吨的重型货车;大型重卡指车辆总质量在12吨以上的重型货车。
2024年,不同细分类型的商用车的电动化进程各不相同。图3左侧按2024年各细分类型商用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高低从左到右排列。在所列商用车类型中,城市物流车、客车、自卸车、牵引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最高。2023年至2024年,
城市物流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由1%提升至45.2%;
客车从1%提升至32.2%;
自卸车从2%提升至18.7%;
牵引车从9提升至17.4%。
这四类在2024年电动化进程最高的车型占该年度全国商用车新车注册量的42%(图3右侧)。而专用车、普通货车及皮卡这三类车型合计占2024年全国商用车新车注册总量的百分比更高,为58%,但其电动化进程却相对较低,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4.2%、5.8%、4.1% 。
图3.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左)及所有燃料类型商用车(右)的新车注册量(按主要车类划分)
2024年,新注册的城市物流车中,轻型车占比最高。如图4所示,车辆总质量(GVW)在3.5吨及以下的城市物流车占全国总量的63%,这部分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为59%,居于所有质量段的城市物流车之首,甚至高于中国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2024年中国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为46%)。但总质量在3.5 - 4.5吨之间的城市物流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仅为31%,明显低于3.5吨及以下质量段的城市物流车。
图4. 2024年所有燃料类型的城市物流新车注册量(按重量级别划分)
2024年,不同细分类别的客车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差异较大。如图5左侧所示,车长在7米及以下的客车占2024年全国客车新车注册量的72%,但新能源渗透率相对最低,仅为23%。虽然中国的城市公交车在2024年实现了100%的电动化,但小型客车和长途客车的电动化步伐仍然滞后;这两类客车占2024年全国客车新车注册量的64%,远高于城市公交车的占比(15%)。
图5. 2024年所有燃料类型的客车新车注册量(按车长和主要用途划分)
注:长途客车指车辆总质量大于4.5吨、主要用于长途客运的客车。
在各商用车大类中,专用车的细分类型最多。这些车辆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环卫车、邮政车、仓栅式货车和其他(图6)。在这些类型中,邮政车辆和仓栅式货车的新能源渗透率最高,分别为47%和17%。然而这两种类型的专用车在数量仅占2024年全国专用车新车注册量的38%。而剩下两类专用车——环卫车和其他的数量占比较高,但新能源渗透率却较低,分别为15%和11%。这里所指的“其他”专用车包括数百种特定应用类型的车辆,如冷藏车、混凝土搅拌机、救护车和消防车。
图6. 2024年按主要应用类型划分的所有燃料类型的专用车新车注册量
注:此处的专用车不包含厢式运输车和封闭式货车等城市物流车型。
图7展示了2024年轻型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注册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及其车辆部署情况。
在轻型新能源商用车细分市场中,排名前20位的城市共计占全国总注册量的49%。其中年度新车注册量最高是深圳,为6万辆,最低的是宁波,为3300辆;市场渗透率最高的是深圳,其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了89%,最低的是重庆,占比为25%。
在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细分领域,排名前20的城市共计占全国总注册量的54%。其中深圳的注册量最高,为88万辆,市场渗透率也最高,为48%;邯郸的注册量最低,为2200辆,市场渗透率也最低,为15%。
图7. 2024年轻、重型新能源商用车领军城市及其车辆部署情况
图8展示了轻型车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细分市场排名前20城市所部署的车辆类型
在轻型车细分市场中,城市物流车、普通货车和微型客车是前20城市中最受欢迎的车辆类别。
在重型车细分市场,城市物流车、专用车和牵引车是最受欢迎的车辆类别。
图8. 2024年轻型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领军城市及其主要车辆类别
图9按照2024年各类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车注册量,筛选出了五类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军城市。这些领军城市部署的新能源商用车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非常高,分别为44%(新能源城市物流车)、32%(新能源客车)、51%(新能源自卸车)、37%(新能源牵引车)和48%(新能源专用车)。这些领军城市的平均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分别为74%(城市物流车)、46%(客车)、61%(自卸车)、32%(牵引车)和28%(专用车)。
图9. 2024年五大类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军城市
注:柱状图(上轴)表示市场规模,点状图(下轴)表示相应的市场渗透率。
图10和图11在图9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了轻型和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军城市。这两张图中不同颜色的星号表示该城市所参与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如图所示,这些领军城市中的大多数都参与了一个或多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并且有针对具体类型车辆的新能源化推广措施。
在轻型细分市场中,城市物流车、微型客车和专用车的领军城市平均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较高,分别为84%、80%和47%,而普通货车和皮卡的领军城市平均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
在重型细分市场中,城市客车在所有领军城市中全部实现了100%电动化;而其他类型车辆的领军城市的平均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从专用车的28%到城市物流车的61%不等。
注:本文中只展示与相应类型车辆电动化最相关的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24年)。
图10. 2024年五大类轻型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军城市
注:数据柱(顶轴)表示市场规模,数据点(底轴)表示对应的市场渗透率。
图11. 2024年六大类重型新能源商用车的领军城市
随着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规模持续扩大,领军城市的经验正在为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有力借鉴。这些城市不仅是电动化转型的前沿阵地,也正在成为探索政策、市场与基础设施协同推进的实验平台。ICCT将持续关注中国领军城市的表现,为全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广发展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地区/国家
中国全国研究领域
重型车政策分类
新能源/电动汽车邮 箱:
验证码:
姓 名:
职 务:
*工作机构: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及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更新日期:2025年【1】月【9】日
引言
欢迎您使用由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美国)北京代表处所有并进行管理的网站 (下称“平台”)。本协议系由您(下称“用户”或“您”)与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北京代表处(下称“我们”)之间就下载和使用平台研究报告所签署的协议。
在下载和使用平台研究报告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条款, 特别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限制或免除责任条款、用户使用规则、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包括管辖条款), 以及其它以加粗加黑等形式提示您注意的重要条款。
若您不同意本协议, 您有充分且完全的权利停止下载和使用平台的研究报告,但这并不妨碍您浏览平台内容和使用其他的平台服务。点击“同意”按钮即表示您已阅读、充分理解并同意接受本协议。
如果您因年龄、智力等因素而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请在法定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的陪同下阅读和判断是否同意本协议。
如果您对本协议有任何的疑问、投诉、意见和建议,或您认为您的个人信息没有得到本政策规定的保护,欢迎您通过下方联系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真诚地处理您的投诉及建议。
联系邮箱:chinacommunications@theicct.org
一、重要须知
1.1 协议范围:本协议包括我们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本协议制定的其他协议、政策、规则、公告声明等(除非特有所指,合称为“本协议”),您均应当遵守。
1.2 修改与更新: 我们有权遵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必要时修改本协议(包括适时制定并发布其他政策、规则、公告声明),更新后的协议条款将代替原来的协议并在本平台发布后正式生效, 您可以在相关服务页面查阅最新版本的协议条款。本协议修改后,如果您继续下载和使用平台研究报告的,即视为您已接受修改后的协议。
二、用户使用规则
2.1 您在下载和使用平台研究报告时需要根据平台提示提供一些必要的个人信息,否则可能无法使用该平台服务,或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
2.2 用户在使用平台时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平台从事以下行为:
2.2.1 违反本协议约定或恶意使用平台服务;
2.2.2 利用平台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个人信息等合法权利或权益;
2.2.3 进行任何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未经许可的数据或进入未经许可的服务器/账户;未经允许进入公众计算机网络或者他人计算机系统并删除、修改、增加存储信息;未经许可,企图探查、扫描、测试本“软件”系统或网络的弱点或其它实施破坏网络安全的行 为;企图干涉、破坏本“软件”系统或网站的正常运行,故意传播恶意 程序或病毒以及其他破坏干扰正常网络信息服务的行为;利用平台及服 务上传任何病毒、木马,或者蠕虫等危害网络健康的内容;
2.2.4 对平台进行反向工程、反向编译或反向汇编或以其它方式企图发现平台的源代码和算法,未经许可修改、禁用软件的任何功能或创建基于软件的衍生作品。去除平台或文档上的任何所有权声明或标签, 或将其他软件与平台合并;
2.2.5 从事其他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禁止的行为以及侵犯或可能侵犯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其他个人、公司、机构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3 平台仅供用户用于个人学习和了解清洁交通领域相关概念和活动等非营利性质的用途,未经平台允许,用户不可将使用平台过程中所获得服务、信息等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三、知识产权保护
平台涉及的任何印刷版及电子版资料,包括图文、研究报告、数据、表格、视频等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其著作权和物质载体的所有权等均属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所有。如您使用平台资料,请您阅读并遵守《ICCT版权许可声明》。
四、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4.1 我们收集您的哪些个人信息:
4.1.1 您在下载和使用平台研究报告时需要向我们提供您的姓名(选填)、工作职务(选填)、工作单位(必填)及工作邮箱(必填)。
4.1.2 您充分知晓,在以下情形下,我们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无需征得您的授权同意:
4.1.3 根据法律规定,经匿名化处理的个人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对此类数据的保存及处理将无需另行向您通知并征得您的同意。
4.2 我们如何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4.2.1 您的个人信息将被我们用于统计和分析报告下载情况及报告使用群体。
4.2.2 如果需要将您的个人信息用于本政策未载明的其它用途时,我们会另行征求您的明示同意。
4.3 共享、转让、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平台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您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除以下情况外,我们不会向其他人共享、转让、公开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4.4 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4.4.1 平台非常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并会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持续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以防其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篡改或披露平台收集的您的个人信息:
4.4.2 平台会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确保未收集无关的个人信息。
4.4.3 您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恶意手段,在互联网行业,即便我们竭尽所能加强安全措施,但也不可能始终保证信息百分之百的绝对安全。您需要了解和知悉,您接入平台所用的系统和通讯网络,有可能因我们可控范围外的其他因素而出现问题,在此情形下,我们会依法尽力协助解决。
4.4.4 如不幸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您告知:安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可能的影响、我们已采取或将要采取的处置措施、您可自主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建议等。我们同时将及时将事件相关情况以邮件、信函、电话、推送通知等适合的方式告知您;难以逐一告知信息主体时,我们会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布公告。同时,我们还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主动上报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情况。
4.5 存储您的个人信息
4.5.1 平台承诺始终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合理必要期限内在存储您个人信息。在超出期限后,我们会对您的相关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4.5.2 您的个人信息将全部被存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4.6 管理、查看或删除您的个人信息
4.6.1 平台非常尊重您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权利。我们保障您对个人信息所享有的访问、更正、删除、管理等权利。您可通过本协议记载的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平台将在收到您的请求后尽快受理,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4.6.2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保存期限未届满,或者删除您的个人信息从技术上难以实现的,我们停止除存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之外的处理。
4.6.3 如果您对平台在以上列明的有关访问、更正、删除、管理您的个人信息方法有任何疑问,您可以通过本协议记载的联系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4.6.4 对于您合理的请求,平台原则上不收取费用,但对多次重复、超出合理限度的请求,平台将视情况收取一定成本费用。对于那些无端重复、需要过多技术手段、给他人合法权益带来风险或者非常不切实际的请求,平台可能会予以拒绝。
4.6.5 在以下情形下,我们可能无法响应您的请求:
五、服务变更、中断或终止
用户理解,我们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提供服务的平台或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者维护, 也可能因业务调整需变更、终止提供平台服务,如因此类情况而造成平台服务在合理时间内的变更、中断或终止,平台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但平台会尽可能事先进行通告。
六、免责声明
鉴于互联网服务的特殊性,您理解并同意我们在以下情况下无需对您所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收益、数据资料等方面的损失或其它无形损失)承担责任:
七、违约责任
7.1 如果您存在任何违反本协议约定或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我们有权采取警示、限制或停止向您提供平台产品与/或服务,同时我们有权单方通知您解除或终止本协议。如果政府或者司法机关要求平台告知进行侵权行为用户的具体信息的,平台有权根据现行法规向其提供相关信息。
7.2 若您的行为给我们造成了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损失、名誉损失、第三方的罚款、索赔等),我们有权全额向您追偿。
八、其他
8.1 本协议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部分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条款仍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8.2 本协议签订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朝阳区。
8.3 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纠纷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律。
8.4 对任何由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 用户同意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 用户同意将争议或纠纷提交本协议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
8.5 本协议由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美国)北京代表处享有最终解释权。
同意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