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COP30|非道路机械登上联合国气候平台,全球合作加速工程机械零排放转型

2025年11月17日

在巴西贝伦举行的COP30气候变化大会上,一项旨在推动全球工程机械零排放转型的重要合作正式启动。11月14日,在“超级污染物解决方案(Super Pollutant Solutions Pavillion)”主题边会上,挪威气候与环境部长Andreas Bjelland Eriksen宣布,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CAC)、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速全球非道路移动机械(non-road mobile machinery, NRMM)的电动化进程。

Eriksen部长表示:“这项合作是将非道路机械排放问题纳入气候议程核心的重要一步,工程机械电动化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挪威及奥斯陆市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要取得这一领域的成功转型,关键之一是破除技术应用的壁垒。”

该合作率先聚焦工程机械领域,将推动在国家、区域及城市层面以电动设备替代柴油机械,以期减少气候污染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并促进行业的公正转型。

COP30“超级污染物解决方案”主题边会。从左至右依次为:ICCT国际合作项目总监Tim Dallmann、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传播总监Luke Upchurch、挪威气候与环境部长Andreas Bjelland Eriksen、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高级别气候倡议代表Eamon Ryan

 

亟待重视的污染源与转型机遇

非道路机械部门(主要包括工程与农业机械)每年排放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300万吨甲烷及25万吨黑碳,其气候影响已超过全球航运业。其中,仅工程机械就贡献了约40%的排放,使其成为当下最具潜力且最紧迫的减排领域之一。 

“非道路机械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Martina Otto表示,“工程机械电动化是减少黑碳排放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还能创造更安静、更健康的工作环境。本次合作汇聚了政策领导力、技术专长及先进实践经验,共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一转型带来的效益远超气候领域。在主要市场中,非道路机械贡献了移动源领域的50%-70%的颗粒物排放及约30%的氮氧化物排放,这两类污染物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和臭氧生成的关键因素。采用电动设备替代传统柴油机械,将助力城市迈向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设定标准,并为居民带来显著的健康效益。

令人鼓舞的是,在技术快速进步与市场持续发展的支持下,越来越多政府正在为非道路部门制定零排放转型目标与政策。电动工程机械已覆盖包括小型装载机和挖掘机在内的多种设备类型,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在关键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已接近传统柴油设备。各大制造商纷纷加大电动产品线投入,标志着行业正在从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商用迈进。 

ICC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rew Kodjak 表示:“目前工程机械各类别已有数十款电动型号上市,各国政府正通过协调产业、空气质量与气候政策来加速推广。此次合作将打通技术、政策与落地环节,助力各国各城设计并实施标准、激励与采购框架,使零排放工程机械成为市场常态。”

工程建设活动多发生在城市范围内,且施工噪音与污染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因此城市在此进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许多城市已通过试点项目与采购机制证明了电动化的可行性。“城市既是问题的前沿,也是解决方案的前线”,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执行总裁Mark Watts指出,“通过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我们既能够保障居民健康、降低噪音、又能减少空气污染。此次C40与CCAC、ICCT携手,将共同助力城市实现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的跨越——通过政策设计实现供需两端的协同,并推动公平而有韧性的转型。”

 

从共识到全球行动:开启非道路机械零排放新阶段

此次战略合作的渊源可追溯至2024年。在挪威举行的零排放工程机械国际研讨会上,ICCT与C40首次达成合作共识,决定共同推进全球非道路移动机械减排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各方在中国开展的实证研究充分证明,零排放转型路径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已经具备可行性,而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这一合作也标志着长期被忽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点。通过携手合作,CCAC、ICCT和C40将共同提升零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全球气候议程中的优先级,动员实现大规模转型所需的关注与资源投入。这不仅是技术革新的重要一步,更是全球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将为建设清洁、可持续的未来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