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博文
迈向国七:重型车减排潜力还有多大?
重型车转型已进入关键窗口,中国能否实现温气体减排目标,依赖电动化提速与政策精准发力。
作者:杨柳含子2025年07月18日
迈向国七:轻型车减排潜力还有多大?
面向国七排放标准,2025-2035年间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作者:崔洪阳2025年07月17日
欧洲议会松绑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背后有何深意?
欧洲议会放宽 CO₂ 排放标准的决策,恍惚中如一场及时雨,为车企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却如同饮鸩止渴,可能对欧洲的交通脱碳目标造成潜在的冲击。
作者:何卉2025年05月20日
探路零排放非道路机械:奥斯陆福尼布工程现场实录
挪威奥斯陆的福尼布线地铁工程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较早采用电动非道路机械的项目之一。它凭借前瞻性的技术选择与政策设计,探索多种电动化解决方案,结合设备应用与现场管理策略,为全球工程机械脱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作者:李今鉴2025年04月15日
探路零排放非道路机械:奥斯陆医院改造项目见证老建筑的“零碳”新生
从柴油到电动,奥斯陆在一座老医院改造中,以工程机械零排放实践试出了城市更新的新范式。
作者:李今鉴2025年04月15日
四项调整建议,让IMO净零框架更具成效
2025年4月1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MEPC83)达成了对于航运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IMO净零框架”。目标的切实落地仍需准确地对航运燃料的温室气体强度进行评估。ICCT建议下一步可从四方面优化IMO《生命周期评估指南》,以推动远大净零目标的实现。
作者:Serkan Ünalan,Chelsea Baldino2025年04月11日
欧盟《清洁工业协议》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
欧盟《清洁工业协议》(CID)聚焦清洁技术投资、产业脱碳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投入1500亿欧元,其中涉及电池制造、汽车生产、钢铁脱碳及绿色电力等汽车行业关键领域。ICCT围绕这些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独立分析与专业洞见,为欧盟推动汽车产业脱碳提供参考。
作者:Pierre-Louis Ragon,Marta Negri2025年03月04日
新型烟羽反演技术,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精准把脉”
要精准测量道路车辆排放并非易事,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车辆排放测量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发展出了多项除了实验室测量之外的新型测量技术。本文将介绍一项由约克大学和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合作开发的在用车排放测量新技术,该技术可以简化点位采样,便于在城市层面广泛应用,从而帮助城市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交通源排放情况,并能提供关于不同车辆对空气污染贡献率方面的有效信息。
作者:Yoann Bernard2025年02月19日
最新数据及电池发展趋势表明:电动汽车的起火隐患其实更低
最新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的起火风险并不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高。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教育与发展高级经理 Andrew Klock表示:“电动汽车并没有带来更多危险,它们只是与传统车辆有所不同”。
作者:Logan Pierce2024年12月13日
电动汽车与电网如何实现共赢共进?
双向充电功能在新款电动汽车上正在逐渐兴起。当大多数电网用户都拥有了电动汽车,我们能够获得哪些收益呢?
作者:Logan Pierce2024年12月11日
氢燃料如何助力脱碳?未来欧美绿氢生产成本估算
氢燃料究竟能否助力交通及其他领域实现未来的脱碳目标?这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议题,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氢能成本的不确定性上。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水制氢(俗称“绿氢”),然而,实际运营的绿氢生产厂寥寥无几,绿氢生产成本相关的实际数据也十分稀缺。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必须依靠预估成本来了解氢能成为有效脱碳方案的最佳应用时机和应用领域,并研究哪些政策可以推动其广泛应用。
作者:Andy Navarrete,周圆融2024年11月25日
从技术推广应用周期模型看电动汽车如何驶向主流
通常,新型技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根据美国社会学家Everett Rogers提出的“技术推广应用周期模型”,新技术在其推广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创新型消费者”、“早期应用消费者”、“早期大众消费者”、“晚期大众消费者”和“滞后型消费者”五个阶段,从而逐渐被不同受众群体所接受。收音机、有线电视、个人电脑等产品都经历过这样的推广过程,现在电动汽车也正在面临着相同的际遇。
作者:Sandra Wappelhorst,Sonsoles Diaz2024年10月28日